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文章正文
 
高考平行志愿解读如何投档录取
整理自:海峡都市报社 2009-5-21 8:28:02

N本报记者 叶琦  实习生 谢美凤 余娇华

核心提示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这是高招志愿填报方式的重大变化。有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意味着可以随便报志愿,只要考分高就肯定能录取到其中一所学校。省高招办有关人士提醒,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平行志愿并非没有风险。昨日,省高招办首次对平行志愿进行详细解读,提醒考生和家长“平行志愿”并非“平等志愿”,如果因志愿填报不当被高校退档,将直接落到征求志愿批。

    今天起,如果考生和家长有关于平行志愿的问题,均可发E-mail至互动邮箱yq@hxdsb.com,本报将开设栏目邀请有关人士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

解读篇

    问:平行志愿范围有哪些?

    答:今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范围为:文史类、理工类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常规志愿以及这三个批次的征求志愿,高职高专批常规志愿和高职高专的补充录取志愿。

    问:平行志愿栏目如何设置?

    答: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本科各批次均设有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不再设“参考志愿”。常规志愿设4个(A、B、C、D)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征求志愿设4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和是否愿意院校间调剂栏目,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

    高职高专批的常规志愿设6个(A、B、C、D、E、F)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高职高专批不设征求志愿。

    问:平行志愿投档分是否包含加分?

    答:考生投档分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分后的分数,作为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总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优秀学生,可以享受20分的政策性照顾加分,那么他的投档分就是610分。如果考生享受的非固定的政策性加分照顾(例如省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则其照顾加分不能作为固定加分计入投档分,只有在检索到该考生的平行志愿相关栏目时,才进行加分处理。

    问:投档分相同如何排定位次?

    答:我省规定,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比如,文史类考生张三与李四投档分相同,则先看他们的语文成绩,语文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若语文同分,则看文综,以此类推。如果考生投档分相同,各单科成绩也相同,又填报同一所高校且符合该校投档条件,则一起投档这所高校,由高校审录。

    问:征求志愿如何投档录取?

    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将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或者完成原执行计划后又追加计划的院校以及预科班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布,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征求志愿时,所有考生均可填报相关院校的志愿,但投档时如属已完成计划后又追加的招生计划,考生投档分必须高于相关高校常规录取时的最低录取分数方可被投档。

    问:调剂志愿如何投档录取?

    答: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个别院校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进行院校间调剂志愿的投档录取。调剂录取仍然是按照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投档。考生只要投档分(高考总分加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以上且填报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就可能有被调剂录取的机会。

    问:高校降分如何录取?

 答:调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仍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由有关高校提出申请,经省招委会批准后可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可在50分)以内降分录取征求志愿填报该高校的考生。降分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降分。经过征求志愿降分后还未能招满的高校,如提出申请,经批准则在“服从调剂”的志愿中降分录取。

策略篇 两个原则要注意

院校志愿 别忘把握先后顺序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是,必须注意另一个问题———顺序,这也是考生和家长容易忽略的。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

    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顺序呢?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

专业选择 更需重视冷热搭配

    对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后,专业的安排较之过去难度增加了。因为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大大缩小了,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服从专业调剂”,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考生同意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风险篇 三大误区要避免

“平行志愿” 不是“平等志愿”

    (×)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A、B、C、D四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4个院校条件都满足,会被投到最好的一所院校。

    (√)平行志愿遵循着“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的原则。考生所填平行志愿各院校之间是平行的,但考生在填报时依次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是有先后的。对单个考生的投档,是依考生所填平行志愿排列的院校先后顺序逐个检索的,该考生的投档分如符合A院校的录取条件,则会先投向A院校,在此情况下,该考生的分数即使达到B、C、D等院校条件,也不会再被检索和投档。更不会反向投档,如先投D,再投C或A。

“平行志愿” 不是“平行录取”

    (×)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只要自己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有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规定,投档是按考生志愿顺序依次检索,一旦考生档案投到某一所志愿高校后,之后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则不再检索了。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时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平行志愿” 不是“零风险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缓解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风险。从目前看,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重视。

 1.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只要这种情况存在,超过招生计划数的部分所投考生依然面临正常落选的风险。

    2.自身缺陷带来的风险。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考生成绩相对较低,或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3.定位不恰当的风险。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几个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

    4.梯度不适合的风险。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会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又变成只有1次机会,那样子,变成了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院校显然也都无法投出。

模拟篇 一个考生的投档样本

    我省本科一批设置了4个平行志愿。假设文史类考生张三高考投档分为605分。在投档前,省高招办要对全省文史类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张三投档分605分,排序结果是985位,这就是张三的位次。假如他达到本科一批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那么,在本科一批投档时,当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检索到985位次时,张三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将按其自然顺序被依次检索。

张三的录取将出现五种情况

    1.张三的投档分符合A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档案投到A志愿院校。这时,因为已被投档,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余下的B、C、D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

    2.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志愿院校投档线,但达到了B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到B志愿院校,其他志愿也不再检索,这时,C、D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

    3.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B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C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到C志愿院校,其他志愿也不再检索,这时,D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

    4.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B、C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D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到D志愿院校。

    5.张三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所报的4所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4个平行志愿逐一检索后都无法被投出,只能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或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

相关文章
正确认识平行志愿的风险  平行志愿有退档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这样操作  什么是平行志愿投档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投档方式的比较  平行志愿投档的优点
平行志愿投档也有风险  填报平行志愿注意技巧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